學人談
原標題:點石成色 溢彩千年——淺談敦煌壁畫的石色妙用
敦煌莫高窟歷經(jīng)千年歲月的洗禮和沉淀,成為世界上現(xiàn)存綿延時間最長、保存最完整、規(guī)模最宏大的佛教石窟藝術群。當人們走進這座藝術寶庫,匠心獨運、栩栩如生的彩繪塑像和“天衣飛揚,滿壁風動”的精美壁畫,呈現(xiàn)出古樸典雅、華美厚重的文化氣息和美學基調。那斑斕的色彩如流沙一般流轉、交織,構建起一個絢麗多姿、超然脫俗的世界。這一切都離不開石窟藝術中傳統(tǒng)石色的運用及精妙絕倫的色彩配置。礦物顏料制作耗時之長、工序之繁,使敦煌壁畫擁有歷久彌新的色彩美感;石窟彩繪技藝之精、配色之妙,則賦予了敦煌壁畫千變?nèi)f化的藝術魅力,無不體現(xiàn)出歷代工匠的心血與智慧。
(資料圖)
天然石色之美
敦煌壁畫所采用的顏色主要來自天然礦物。礦物因晶體結構而折射出明亮的光澤,以其顆粒研制而成的顏料具有密度大、純度高、色相穩(wěn)定、覆蓋力強等特點,呈現(xiàn)出艷麗而純粹的天然美感。如濃綠青翠的孔雀石、潤澤光艷的朱砂,以及有著“色相如天”之美譽的青金石等。因此,古人“作畫所用之色,皆取經(jīng)久不退者。而不退之色,惟金石為尤”。
敦煌莫高窟如同一座古代顏料標本庫。經(jīng)檢測研究發(fā)現(xiàn),洞窟內(nèi)壁畫顏色包含從青金石、藍銅礦中提取的藍色、青色,從孔雀石、氯銅礦中提取的綠色,從朱砂、赤鐵礦中提取的紅色,從雄黃、雌黃、鐵黃中提取的黃色,以及來自石膏、高嶺土、方解石、滑石的白色等,此外,還發(fā)現(xiàn)少量植物色如靛藍、藤黃,以及鉛丹等人工合成色。植物色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消退,鉛丹等含鉛顏色在一定溫度、濕度和光照下則會發(fā)生氧化反應變?yōu)樯钌H缒呖卟糠直背瘯r期壁畫中,人物身體和面部因使用含鉛顏料被氧化成棕黑色,使面部的鼻梁、下巴等處的白色高光更加凸顯,形成了粗獷、樸拙的“小字臉”樣式。
有趣的是,一些礦物在自然界中是以共生或伴生狀態(tài)存在的,如雄黃與雌黃通常共生于同一礦源上,但雌黃顏料性質不穩(wěn)定,易發(fā)生變色;藍銅礦與孔雀石常緊密共生于銅礦床的氧化帶中,兩者會隨濕度等條件的變化發(fā)生置換反應,相互轉化。不僅如此,礦物顏料因產(chǎn)地不同,其質地、色澤也會有所差異。如阿富汗產(chǎn)的青金石具有質地純凈、色彩明艷等特點,一度成為莫高窟北朝時期壁畫中藍色系顏料的“主角”,不遠萬里沿絲綢之路到達敦煌,直至唐代才逐漸被采自本土的藍銅礦所替代。正是得益于優(yōu)質的礦物顏料等因素,敦煌壁畫才能歷經(jīng)千年依然光彩如新,又因顏料采集、運輸及色彩使用觀念等的影響,不同時期的莫高窟壁畫所用顏料均有不同,致使壁畫的色彩產(chǎn)生了微妙的差異,呈現(xiàn)出變幻多姿的視覺層次。
研制技藝之精
礦物顏料制作技藝在我國古已有之。古文獻記載了朱砂的探尋、挑選、提取等方法,并區(qū)別藥用和藝用?!短旃ら_物》載:“凡朱砂上品者,穴土十余丈乃得之。始見其苗,磊然白石,謂之朱砂床。近床之砂……只為研供畫用與升煉水銀者?!薄侗静菥V目》載:“丹砂大略二種,有土砂、石砂。其土砂,復有塊砂、末砂,體并重而色黃黑,不任畫……今出辰州、宜州、階州,而辰砂為最……階砂又次之,都不堪入藥,惟可畫色爾?!?/p>
石色的制作需經(jīng)過選礦、分類、粉碎、研磨、漂洗、沉淀、分色等工序,其核心可概括為“淘澄飛跌”。需要先將礦石敲碎,用水淘洗去除雜質,乳缽研細,再兌水澄清,飛去上浮的淡色,搖蕩留下重色。根據(jù)研磨和漂洗程度的不同,又可劃分出多個色階,其色相、明度、純度也會產(chǎn)生細微差別。如朱砂可制出頭朱、二朱、三朱和朱磦,頭朱顆粒最粗,顏色最深,朱磦是漂浮于上層的粉末,色淺而細膩;氯銅礦可制出頭綠、二綠、三綠,呈現(xiàn)出由深綠向淺綠的變化;藍銅礦可制出頭青、二青、三青、四青,顏色同樣由深至淺依次排列。
天然礦石經(jīng)粉碎研磨后,仍以一種細微的顆粒狀呈現(xiàn),顆粒越大,光線的反射和折射力越強,色相越穩(wěn)定,正所謂“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大顆粒顏料具有耐光性強、不透明且質感粗糙等特點;細顆粒則反之,耐光性較弱、透明度較高、表面細膩而富有流動感。這些顏料顆粒與膠調和后附著于壁面之上,如同無數(shù)躍動的音符,在相互碰撞中奏出美妙的色彩旋律。
色彩配置之妙
敦煌壁畫的工匠、畫師在以青、白、紅、黑、黃為正色的中國傳統(tǒng)五色觀的基礎上,吸收和借鑒域外色彩文化,借助疊置、錯落、點綴、呼應等色彩布局方式,采用平涂、暈染等技法,巧妙搭配紛繁的裝飾紋樣,以形寫神,隨類賦彩,創(chuàng)造出極具裝飾性和象征性的敦煌壁畫藝術風格和色彩樣式。
試看初唐時期開鑿的莫高窟第329窟,飄逸靈動的飛天形象環(huán)繞窟頂藻井中心的蓮花四周,祥云和花瓣點綴其間,周沿各層以連續(xù)的忍冬紋、聯(lián)珠紋和垂幔紋進行裝飾。壁畫在色彩的營造上以土紅色鋪底,石青、石綠、赭石等顏色有序組合,色層相互疊加,色塊緊密交織。動與靜、繁與簡、濃與淡的節(jié)奏變化,創(chuàng)造出富有韻律的裝飾美感。
再如構思精妙的佛像背光,借助有序交織、繁而不亂的色點、色線、色面,產(chǎn)生色光流動變幻的視覺效應,營造出光影交疊、形色相融的空間意境。由此可見,裝飾化、平面化、秩序化的色彩組合,既富于變化,又有章法可循,成為敦煌壁畫極具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的藝術特色。
了解和掌握復雜的顏料屬性,是解開敦煌壁畫藝術密碼的鑰匙,更是壁畫保護與修復的重要基礎。壁畫顏料對溫度、濕度、光照等環(huán)境變化極其敏感,日常的監(jiān)測、維護、記錄以及建立科學的色標檔案和色標體系,可為臨摹、修復已破損或即將消失的壁畫提供重要參考依據(jù)。
如今,古老的石色制作技藝仍在傳承使用,在壁畫、重彩畫、巖彩畫、唐卡等美術創(chuàng)作中都大有可為。而敦煌壁畫中那些經(jīng)典配色也已經(jīng)成為設計領域的“寵兒”,正以嶄新的面貌走進人們的生活,使得燦爛而神秘的石色之美在當代綻放出新的光彩,煥發(fā)出蓬勃的生命力。
(作者:李海磊,系四川美術學院公共藝術學院講師;邵永康,系石家莊市畫院專職畫家)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現(xiàn)代青年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學人談原標題:點石成色溢彩千年——淺談敦煌壁畫的石色妙用敦煌莫高窟歷經(jīng)千年歲月的洗禮和沉淀,成為世界上現(xiàn)存綿延時間最長、保存最完整、
2022-11-21 05:40
【視線】原標題:第四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jié)將在三亞市舉辦中工網(wǎng)訊(工人日報—中工網(wǎng)記者賴書聞)日前,記者從海南省召開的第四屆海南島國際電
2022-11-20 07:27
【藝評】原標題:好演員拿回自己的“戲份”鄧崎凡備受矚目的第31屆中國電視金鷹獎、電影金雞獎等影視獎項近日塵埃落定,各項大獎各有所歸。雖
2022-11-20 07:46
原標題:《唐十八學士圖·卷》(局部)宋徽宗?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宋徽宗趙佶(1082~1135)號宣和主人,是宋朝的第八位皇帝。他發(fā)展了宮廷繪
2022-11-20 07:28
原標題:第十三屆魯迅青少年文學獎香港賽區(qū)頒獎典禮在港舉行新華社香港11月19日電(記者陳珮盈)第十三屆魯迅青少年文學獎香港賽區(qū)頒獎典禮19
2022-11-20 07:34
原標題:“浙里鄉(xiāng)親”天子湖豐收節(jié)?稻草人音樂節(jié)舉行工人日報客戶端訊?金穗卷起千層浪,又是一年豐收節(jié)。11月19日至20日,“浙里鄉(xiāng)親”天子
2022-11-20 06:42
新華全媒+原標題:百項非遺亮相世界自然遺產(chǎn)地張家界棕編、瀏陽夏布、桃源刺繡技藝在指尖綻放擂茶、東安雞、芷江酸蘿卜挑動味蕾九芝堂傳統(tǒng)中藥
2022-11-20 05:31
原標題:微短劇丨“人生,就是一屆又一屆世界杯”2022卡塔爾世界杯將于11月20日開幕。1978年阿根廷世界杯,央視開啟了我國轉播世界杯賽事的歷
2022-11-19 22:40
原標題:浙江文化觀察:日本“一休哥”的書法里藏著什么?中新網(wǎng)杭州11月19日電?記者謝盼盼“不要著急,不要著急,休息,休息一會!”耳熟能
2022-11-19 20:41
原標題:中國國家大劇院在柏林舉行音樂會新華社柏林11月18日電(記者杜哲宇 張毅榮)中國國家大劇院18日在柏林中國文化中心舉辦“文明互鑒,
2022-11-19 15:36
原標題:紀錄片《掬水月在手》日本首映式及紀念研討會在日本舉行新華社東京11月19日電(記者郭丹)為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由國際儒學聯(lián)
2022-11-19 15:47
近日,我國著名藝術家袁海龍?zhí)沾勺髌氛刽哐杏憰诰暗骆?zhèn)陶瓷大學美術館開幕。來自全國各地的藝術家參加了開幕式。本次展覽由景德鎮(zhèn)陶瓷大學美
2022-11-19 15:31
原標題:河北邢臺發(fā)現(xiàn)一盒萬歷年間墓志銘距今416年記者從河北省邢臺市南和區(qū)文保部門獲悉,工作人員近日在南和區(qū)東三召鄉(xiāng)圪塔頭村發(fā)現(xiàn)一盒明代
2022-11-19 15:33
原標題:2023年北京博物館通票首發(fā)(主題)萬壽寺、鐘鼓樓“新入群”(副題)北京晚報訊(記者李祺瑤)《2023年北京博物館通票》今起首發(fā),一
2022-11-19 05:30
聽文物講故事原標題:證據(jù)鏈首次公布:“雪衲”“傳綮”確實是八大山人自用印新華社南昌11月18日電新華社記者袁慧晶、李宗胤明末清初畫家八大
2022-11-19 05:37
原標題:工人的畫(第1732期)都市“三棟樓”湖南楊帆股事吉林孫德民消失甘肅宋旭升這年頭找咱們的越來越少安徽王瑞生誘捕北京蘇凝變臉山東王
2022-11-19 05:43
【作品廣議】原標題:規(guī)則,不能輸給潛規(guī)則肖承森都有來頭于昌偉如果您在一次體育比賽中獲得了亞軍,請問排在您前面有幾位選手?一位,兩位,
2022-11-19 05:30
原標題:20件商代至戰(zhàn)國時期青銅盤及相關文物集中亮相山西中新網(wǎng)太原11月18日電(高雨晴胡?。x公盤、子仲姜盤、虎頭匜……18日,20件商代至
2022-11-18 17:28
原標題:“海上絲綢之路”國際文化論壇發(fā)出倡議:推動海絲申遺促進國際合作人民網(wǎng)北京11月18日電(韋衍行)11月17日,為期兩天的“海上絲綢之
2022-11-18 16:37
原標題:口碑劇《天下長河》群像出彩(引題)導演張挺:老戲骨演戲,我輕易不敢喊“停”(主題)羊城晚報記者艾修煜“一部治黃史,半部中國史
2022-11-18 15:37
原標題:“出名要趁早”的她晚年作品欠佳?(引題)復旦教授研讀30年細品張愛玲(主題)封面新聞記者張杰實習生吳雨珂“出名要趁早”,張愛玲
2022-11-18 15:39
原標題:引進中文世界40年后再譯新版(引題)“寶藏教授”為《梵高傳》作導讀(主題)封面新聞記者張杰實習生吳雨珂溫森特·梵高,一個視藝術
2022-11-18 15:27
原標題:湖北五龍宮遺址考古發(fā)掘成果發(fā)布中新網(wǎng)武漢11月18日電(梁婷王昱峰魯黎)湖北五龍宮遺址考古發(fā)掘匯報會近日公布了該遺址多項考古成果
2022-11-18 15:29
原標題:因《皮囊》被稱“現(xiàn)象級作家”蔡崇達8年后出版長篇小說《命運》封面新聞記者張杰實習生吳雨珂8年前,80后蔡崇達的文集《皮囊》暢銷400
2022-11-18 15:33
原標題:文獻話劇《抗戰(zhàn)中的文藝》進行線上演播“門票”19 9元該劇導演田沁鑫表示——(引題)付費是檢驗線上生存的真正標準(主題)北京青年
2022-11-18 09:30